青岛婚庆网
当前位置:主页 > 婚嫁百科 > 司仪督导 > 华夏历史中的司仪文化发展史

华夏历史中的司仪文化发展史

时间:2010-08-26 22:24来源:点击:

  司仪历史久远。《周礼•秋官》中称司仪为专门接待宾客者,并且在隋、唐、宋、明、清时就有司仪署。而到了现代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明确解释“司仪”为:“举行典礼或召开大会时主持仪式的人”。婚庆典礼是大事,自然少不了这样的主持者。
  人们常说:“婚姻大事”。足见婚礼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重要。在婚礼上,老百姓总喜欢拿最好的东西示人,而在婚礼庆典上作用举足轻重的司仪也随着历史潮流渐渐转变,我们特别采访了一些老扬州和婚礼司仪,让他们来讲讲这一行当的历史变迁。

司仪发展史


  古代:婚礼由媒人穿针引线
  古代婚礼多由媒婆操持。在古代,没有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婚姻的合法性是不被认可的。故而,媒婆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职业。从业者以中老年妇女为主,通常以“媒婆”称之。《诗经》中就有“娶妻如何,匪媒不得”的诗句,说明早在周代,媒人就已成为婚姻的要件了。后代的礼制和法律中,都明确规定,婚姻必须有“媒妁之言”,比如《唐律》中规定:“为婚之法,必有行媒。”按照古代的礼制,标准的婚姻要经过六个环节——六礼,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基本上每个环节都需要媒人穿针引线。
  “过去,一般人家的婚礼仪式基本上都由媒婆代劳,当官或者商人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家,则专门请一个有一定身份的礼宾来主持。”扬州学者黄继林说。
  改革开放前:“被叫做“帮着念念的人”
  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,婚礼司仪不是个专门的职业,那时的司仪没有名字,被叫做“帮着念念的人”,一般都是单位工会的干部担任这一角色。
  老扬州陈金龙告诉记者说:“那个时候的婚礼,婚嫁的仪式程序写在半张大红纸上,贴在墙上毛主席像的旁边。婚嫁时一定要手拿语录向毛主席像三鞠躬。诵读仪式程序的人在那个年代没个正式名称,大家都说‘帮个忙,你来念念’。这个活儿其实很好干,几分钟就完事,对人的要求就是当众讲话不怯场。”
  当问到主持那时的婚礼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时,陈金龙表示,当时说得最多的话是:“从今以后,你们两个结为革命夫妻,要互相爱护、互相学习、互相鼓励。”白头偕老之类的话是不说的,而且那时也没有婚假,婚礼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大多是简单和寒酸的。
  上世纪90年代:婚礼司仪成为新兴职业
  已在司仪这个行业里干了十多年的金宏图告诉记者,司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都是兼职的,而且也没有收钱的,算是帮人家忙活儿。大多在办完喜事后,为表示感谢,人家用红纸给你包上两盒烟一把喜糖就不错了。
  司仪真正变成职业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。也就从那时起,司仪有了收入,从最初的五元、十元,一直涨到现在二百、五百,直到上千元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相继出现了电视台、电台主持人加盟婚庆司仪队伍的情况。由于婚礼司仪的入业门槛较低,难免鱼龙混杂。扬州也出现了一些司仪,讲的话粗俗不堪,更有甚者满嘴跑火车,说的、侃的均不着边际,同时还伴有一些很丑很古怪的动作,让人看了有啼笑皆非、乌烟瘴气之感。
 

我喜欢这篇,顶
(0)
0%
不喜欢,踩一下
(0)
0%